《欲望的美學》──該不該追求「欲望」?生命的意義在哪?平凡就是幸福?Aesthetics of Desire - 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

從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麼?
女人會看到她的美麗與妝扮,男人則看到她的曲線與魅力;
賞畫者看到了畫作風格與時代意義,畫家則會看到筆觸運用與氣氛呈現;
普通人會看到她有點憂鬱,哲學家卻看到她正在思考。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活著是為了什麼?」你如果曾經被問過這個問題,也許我們年輕時曾經相遇過。現在我仍偶爾想起這個疑問,卻已不再對當時突兀的舉動感到羞慚,也不再對回答有所尊崇或輕蔑。不過若場景轉移到現在的校園裡,則有可能會被同學偷偷通報老師前來關切是否有自殺傾向。

雖然「真正嚴肅的哲學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但我們不是卡繆(Albert Camus)。若不思索這些問題,只想平凡、幸福地過一生,那麼「平凡」就是幸福的嗎?這句話是不平凡的人比較後得到的感想、或是人云亦云只想要安慰彼此?你想要平凡地追求一般「欲望」即可滿足?還是要聽從「大師」的指示去克制欲望?另外,活在現在這個物質為主的世界上,追求欲望時除了要小心詐騙集團冒名來電、投資賺錢機會自動送上門、風起雲湧的新興宗教要你捐獻、以及五花八門的手機月租費折抵方案之外,還有什麼恐怖的「精神陷阱」正在等著我們掉進去?

想要了解以上問題,可以參考這本書:《欲望的美學》。這本書想說的主旨如下(摘錄自作者彭明輝教授的部落格《欲望的美學》好不好讀?):

「自我實現、本能慾望、精神與情感的昇華、生命的尊嚴與價值、理性與感性的對立或調和等課題是環環相扣,有如不可分的一體。如果把它們切割成各自獨立的問題,就會因為視野過於狹隘而隱藏許多盲點;如果是從傳統幸福學與倫理學的角度去探究這些問題的話,往往過於偏重思辨而流於空疏,與生命的現場有太大的隔閡;如果只從文學與繪畫的角度去探究,往往流於輕浮的浪漫情感,不但有欠深思,也嚴重地欠缺生命的深度;如果只從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去探索,往往會斷絕精神與情感的昇華管道而不自知。

這些攸關人生的重大問題,已經被各領域的偉大心靈和智者反覆探索了數千年,之所以會至今答案不明,就是因為他們都各有一見之得,也各有不自覺的盲點。更重要的是,如果把過去兩千年人類的智慧和精神、情感寶藏全部聚攏在一起,並且爬梳得條理井然,則它們就像一張清晰的心靈地圖,可以解開我們有關「自我實現、本能慾望、精神與情感的昇華、生命的尊嚴與價值、理性與感性」的各種困惑。偏偏,實際上它們是散落在文學、藝術、哲學與科學等不同領域,有如一張被打碎成數千片的拼圖,散落各地,甚至還跟虛妄不實的想像混雜一氣。這本書的企圖,就是篩選出他們的一見之得,重新把各領域的重要心得給編織成一張可以辨識的「通往心靈世界的地圖」;同時彙整他們的盲點,在「通往心靈世界的地圖」上標示既往的各種陷阱。」簡單來說,就是濃縮幾千年的思考精華,告訴你此生「可以達到」的生命意義在哪裡。

書中舉出的精神陷阱很多,許多歷史名人都曾經掉進去過,為保護名人隱私,在這段落裡就不寫出他們的名字。這些陷阱包括:悖逆「人性」的理想、快樂沒有性質與等級的差異、宋明理學為了節制欲望而自稱天理的道德、以動物實驗過度簡化人類的精神、成長、自我實現等行為。另外,哲學家有種職業慣性,想要把人生萬象歸納成有限規則,因此視野變小、以偏蓋全,容易落入「強迫事實去吻合既成觀念」的獨斷論陷阱(出自書中p248 )。還從「有限」經驗歸納一些規則,卻宣稱是普世法則。p250偏執地虛構出深奧、神秘的意義。p265把「以為」當作「必然」,然後把虛構的必然當作事實,為獨斷論典型陷阱。p272

若把此書與另一本討論存在的《世界為何存在?》進行比較,可以看到《欲望的美學》所指的許多頂尖思考者想要歸納出「有限規則」的努力與他們的偏失,在《世界為何存在》的訪談裡經常出現。而且即使知道了世界為何存在,也無法推論到每個人的存在意義。不過看這些書可以從裡面獲得前人的精華與思考的樂趣,並避開各種思考陷阱,很有增加一甲子功力的感覺。有興趣的人不妨一讀,或再讀、三讀。

《欲望的美學:心靈世界的陷阱與門徑》作者:彭明輝,2020出版,聯經出版公司

以下為個人輯錄的書摘,可以說這是寫給「曾經的我」看的,對您來說不一定重要,但也許會有幫助:

一般人就像在量販店搶購一雙最熱門的鞋,但不在乎舒不舒服,只一廂情願以為大家在羨慕他。p32
但我們可以從歷史看到生命的各種可能而加以選擇,不需要盲從地搶不適合自己的鞋。p33
哲學不是指出生命的道路,而是排除輕信與妄想,至於生命的道路,要在別處尋找。p8
在所有生物中,唯有人類會抗拒他的本性──卡繆p15
精神文明在追求比本能欲望更值得追求的可欲、情感的昇華,但常虛構出悖逆人性的理想,讓人落入自欺欺人的陷阱。p21
尼采認為用理性否定感性時也將連帶否定生命的意志,墮入厭世與虛無。p23
梭羅《湖濱散記》:房產的精華是周遭的景色,擁有者得先做牛做馬數十年,然而你不需要產權就可以欣賞。p35
梭羅素食是因為內心欲望與更高法則衝突時,寧願遵從後者。p37
他目的是精神上的成長,在「此生」活出更高的可能性,而非厭棄此世或渴望永生。p38
理想雖然有超乎現實利益的意義,但也不僅僅否定現實與欲望。人若可從哲學、文學、藝術、科學獲得精神滿足,就不會在溫飽後仍耽溺於本能欲望,而會發展屬於他自己的「欲望的美學」。p41
沒有感受過精神與情感昇華時,只能奮力追求聲色犬馬與功名利祿。然而感受這種後天培養能改變人對欲望的態度嗎?p46
邊沁認為快樂沒有性質與等級的差異,但彌爾認為有些種類的快樂比較有價值,在衡量其他事物都會兼顧量與質,若衡量快樂只考慮量,將會很荒謬。p61
邊沁因行為特徵被懷疑是亞斯伯格症,而把快樂痛苦扁平化。p55
彌爾則因為懷疑人生目標的精神危機,體認到幸福不能只靠理性與改善外界的行動,也需要內在情感世界的充實。他從古典音樂發現滿足,但喜悅易逝,直到他看了華茲華斯的詩,例如如何失去童年曾有過的感動與如何恢復。「原本看得見星光指引的那個人逐漸死去,晨星耀眼光芒也逐漸黯淡而與普通光線無異。」「所幸那生命餘燼還可以聽到大自然的呼喚,因而重拾童年的記憶。往昔的熱情再度被點燃,重新引領我的視野與方向。」p58-60
大自然美景在內心喚醒的情感是真實的,即使景色如彩虹只是幻象,但重要的是這份情感。因此彌爾認為智性與情感均衡才能保障幸福。

華茲華斯:因成長於湖區大自然而長期培養出心靈成熟度,才能領略崇高之美。人必須長期在一個風景裡,才有機會巧遇最佳時刻。例如人必須在適當的距離與角度去觀賞湖區的山巒,才會感受到由完整形象、持久永恆、以及力量強大這三種成份組合出來的深刻崇高之美。若距離太近將只剩下震懾可畏卻沒有莊嚴感受。熟悉度亦可降低畏懼感。這種觀賞往往不是觀光客能做到的。他透過詩作跟世人分享這個精神昇華管道,是他的自我實現。p76-78
謎樣星宿:這可解釋為什麼有人不斷回到同一地區旅行、或變成專屬城市、甚至直接定居。

「宗教與詩是極其相似的:宗教用信仰彌補理性的不足,詩用熱情引導理性。宗教的組成元素是無窮,終極信任是至高的事物,但需向人的有限性屈服、妥協地接受替代品;詩的組成元素是超凡的美,最終目標是精神昇華,但需借助感官經驗來具體化其存在。」p82

「讀者若沒有能力在心靈裡鼓起情感昇華所需的能量,詩的語言在他心裡將維持著未被詩人融化前的原有形狀和性質。」
意即讀者能從作者獲得的只是薄弱的暗示,讀者必須仰賴自己的情感、思想與想像力,去克服有限文字與莊嚴崇高之美這兩者間的巨大落差。欠缺主動能量的心靈只能感受到膚淺庸俗的情感,讀者心中需要有配合的力量才能有同理作用。此落差因人而異。p83

梭羅、華茲華斯、陶淵明可印證確實存在比本能欲望更值得追求的可欲,但不否定本能欲望,只是避免耽溺。p101
人跟動物最大差別或許在於人會評價自己的可欲,甚至把本能貼上負面標籤。文明的起點:提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來評價自己。但聖哲的理想欠缺實證,往往超乎能力所及,也容易讓人輕信這種過當,因此需要調整與重新創造。文明的積極意義在於提出自我理想形象後,要一再檢討找到更好的方式滿足可欲,並避免陷入偽善或迫害。文明不是做個好人而已,而是要充分挖掘自己可能,使生活更有意義。p110-112
傅科指出希臘觀念認為養生之道的身體均衡只是適切的靈魂架構條件之一,同時重視強壯、健康與美麗以達到適切的節制。「這一切為的是讓他的言行如同一個真正的音樂家」,和諧、優美、均衡而有韻律感。p114
「調節欲望是遵循當事人的自我規範,而非普世律令,只適用於想賦予個人存在最優雅圓熟形式的人,以形塑個人風格。」p116「根據"自我非外在賦予"的想法,只有一個務實的推論:我們必須創造出自我,就像在創造一件藝術品。」p118
謎樣星宿:這裡的概念與"為什麼喜歡看星星?"有著共通之處。若全世界都只知物質享受,那麼誰來幫大家創造不同品味?

原罪論起於4世紀懺悔錄。商朝還沒有固定的言行規範,周公才開始構思以德配天的規範來取代商朝所信靠的天命。p128周禮對人性有包容與尊重,宋明理學則以抽象的思辨否定人性的事實,淪為吃人的禮教。p119

文明的發展猶如人類的自我成長,必須依經驗累積修改期待,避免悖逆人性,找到最值得的可欲與適切的相處之道。p129
禁欲實驗的極限:沙漠教父,禁欲範圍無所不包,甚至包括不潔思想與情緒。史賓格勒說希臘追求完美、有限、和諧,猶如其神殿的風格;基督教則不節制地追求無限可能,猶如哥德式教堂塔尖,直指無垠的天空。p135理論上對的事,現實上不一定做得到,甚至可能有反效果。過度壓抑的欲望可能會以變態的方式滿足。p148教會神職人員到16世紀教會法眾所周知後才遵守獨身的規範。p146
道德並非大自然賦予,而是人類自己的創作,既然是自己創作的,就沒理由違逆人性,還硬說成是天理。p152

沒有任何法令或道德可改變人的本性,如同阻止水往下流。p156
革盡人欲的道德標準嚴重超越人的能力所及,使讀書人都落入說一套做一套的雙重標準裡,不互揭瘡疤成為共識,姑息成為共同遵守的「倫常」。p164 人類心靈最大的敵人不是本能欲望的誘惑,而是輕信。p171
第9章標題:最危險的魅惑——想當然爾的真理,自以為是的良知

人是輕信的動物,若沒有證據確鑿的信仰基礎,他會滿意於薄弱的證據。輕信所帶來的幸福,是廉價而危險的幸福。p170幾何學是唯一可以讓詭辯士啞口無言的利器。p176康德譏諷柏拉圖:鴿子以為在真空中會飛得比有阻力的空氣更自在,同樣的,柏拉圖認為感官世界製造太多障礙,於是進入純理念的真空世界,但沒有阻力就沒有支撐。p180

但即使實證科學仍有輕信陷阱,例如哥白尼認定行星軌道是圓形,只因為天體運行是永恆的,軌道必須完美才不會墜落,而唯有正圓是完美的。另一例:量子化的不連續讓當時物理界反感、相對論的相對時空與質能互換讓許多物理學家不相信(謎樣星宿:可參考今日世界科普書淺探第四十四本《原子時代的奠基人:費米傳》)、以及宇稱不守恆等。p181-182

人生重大問題的輕信案例:笛卡兒《沉思錄》從懷疑一切開始,直到找到確信不疑的起點「我思故我在」之後,才開始演繹出其他哲學,但仍有輕信認定,被康得批判。p184數學在負曲率與正曲率空間幾何學發展後從真理變成人為演繹。哥德爾證明邏輯上一致的數學系統中,存在無法確知真假的命題,即不具完備性。p187十九世紀崩塌的,主要是對理性的信心。第一張骨牌,是康德的兩本代表作。p188

第一本:神、靈魂、自由意志與物自體都不能用理性推斷。讓哲學焦點從被認知的對象轉到人類的認識能力。p197但第二本所希望建立的理性普世行動綱領,也許是強迫別人的成見,不知權變則容易淪為吃人的禮教。p203第二本以「選擇相信」把神、靈魂、自由意志看成必要的主觀假定,並在行文中模糊掉主觀而蒙上模糊的客觀性。p206
尼采質疑:哲學家所謂的發現,只不過是一個假設或直覺,實際上是某種靈感,最常見的是被過濾且抽象化的內心渴望。p207很多證據顯示康德對感性的認知很有限,他的理想變成聖潔但無歡可言的人生。p208問題是如何突破理性的森嚴又不落入康德所厭惡的濫情。p209

悖逆人性、超越能力極限而成為貌似聖人的病人(謎樣星宿:可參考修道病)。p212

自然科學一再以證據推翻哲學、神學與古典物理的輕信,於是實證科學逐漸成為另類先知。然而科學不等於真理,牛頓運動定律被稱為Law,是因為當時誤以為那不可違背;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只有原則principle與定理thoerem。p216 陷:以動物實驗過度簡化人類的精神、成長、自我實現等行為。p218
正向心理學在未釐清核心概念前就實驗與統計,無法分辨感受的質性與優劣。強迫進行正向思考並不會讓你快樂。p224
最高的價值太美好以至於不可行,而一切可行目標又被它否定,使整個價值體系架空,淪為自欺欺人的海市蜃樓,最後導致虛無主義。p325
耽溺於本能欲望看不到其他價值、一旦開始追求精神昇華就被激情、想像等模糊語言概念所迷惑、偷渡到抽象、虛構、無限的領域。p468語言和抽象思維有很深的病源,導致進行精細思考時,容易陷入抽象語言所虛構的矛盾、誇大。p231語言既是一切思考的工具,語言的局限就是理性與思想的局限。p233

困境例:數學詭論、一根針尖上可以站多少個天使?笛卡兒:靈魂藏在松果體裡。但針尖、天使、靈魂都無明確概念或知識。P234
維根斯坦:「這個世界的意義必然不屬於這個世界。」沒有獨立於人之外的客觀價值與善惡。這不意味人生謎團已解開,而是問題與答案一起消失了,因為它們都是無法陳述清楚的,因而該保持沉默。P240「哲學的正確方法如下:只說可以被說的,即自然科學命題。有人想談形上學時,要一貫地指明,他命題中哪些符號未曾被賦予任何意義。」p241

價值問題與言行抉擇無法被清楚描述,因此哲學家應對這些話題保持緘默,避免在注定不可能有確切答案時進行無謂的爭論。p242語言分析(語音學等)是不屬於生活現場的想像。哲學家有種職業慣性,想要把人生萬象歸納成有限規則。因此視野變小、以偏蓋全,容易落入「強迫事實去吻合既成觀念」的獨斷論陷阱。p248
妨礙我們瞭解語言、世界與人生的,是抽象思考本身。因為抽象思考經常用簡化過的來取代事實。哲學家用問題折磨自己,是因為抽象思考本身就是問題製造者。或者說,不是抽象思考有問題,而是誤以為答案在抽象思考裡,因此不在真實世界找答案。解決哲學問題的辦法,不是建構更真實清晰的理論,而是設法矯正哲學界面對抽象思考的慣性態度。執著在理想的語言,就像走到光滑的冰上,沒有磨擦力,但也因此而寸步難行。若想要往前走,就需要磨擦力。維根斯坦呼籲:「回到粗糙的地面去」──回到真實的語言與人生裡。p251-252

哲學始終沒有進步,那些希臘人關注的問題仍舊困擾現在的我們。理由是我們仍使用相同的語言,並且總是誘拐我們去問相同的問題。p255《哲學研究》一書企圖引導我們看到人類如何用語言遊戲愚弄自己,以及這種愚弄背後藏著的頑強渴望——始終想超越確知事實與能力極限,探索隱藏的永恆實體和真理,卻不曾問過實體或真理會不會只是臆測或虛構的幻覺。科學建構的理論一不小心就會把事實與思考混為一談,或把理論誤認為事實。p256這不是要反對抽象思考,而是要清楚分辨事實與想像的界線,善用思考而不受其害。p257(謎樣星宿:本人也在寫作過程中發現許多著名學者的論文或書籍中,常常前面說的臆測到後面就變成了如同確定的事實一般。

人類許多行為都跟理性無關,甚至不需要理由。表象往往就是事實的全部,背後沒有任何更深層或超越性的事實。p260
牛頓力學的成功、工業革命與科技讓我們忘記簡單的事實:我們對一切現象的解釋終究只是「解釋」,而不等於事實。只要一個反例就能推翻這個解釋與假說。脆弱的不是歸納法,而是人類知識的有限性。天文力學的成功,與其歸功於人類智慧,不如歸功於天體運動的簡單與穩定;一旦把相同的牛頓力學用在預測地震或龍捲風,結果就慘不忍睹。p262我們對深奧、神秘的意義的偏執,才是整個問題的源頭;若一個事件背後確實只有表層的現象而沒有深層含義,我們也會偏執地為它虛構出來。p265

形上學是一條死路,問題不在於「有沒有永恆的實體」,而在於我們沒有任何確知的線索可以用來回答這問題。神學亦同。笛卡兒的沉思錄只有第一個沉思「我思故我在」是事實,其後推演的都是臆測。《哲學研究》的新策略:只談語言,因為一切可被說的都在語言裡,一切思考也都在語言中進行(是嗎?尚待確認)所以抽象思考的病徵都會反應在語言裡。p268

以簡馭繁是抽象思考的預設目的,第一個典型產物便是「類」的概念。但舉例中的各種遊戲(Game)實際上沒有任何共通點,只有家族性的相似。若試著在腦海想像一張代表「所有」精美的椅子,是不是模糊到難以辨識?這就是美學或倫理學尋找對應的定義時將面臨的處境。然而柏拉圖卻以為所有美麗的椅子都是那個模糊觀念的拙劣模本。p270柏拉圖觀點認為:我持續在身高容貌上改變,但我一直是我,因此必然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即我的靈魂,可洞見真理。但在維根斯坦角度,前述的我只是透過家族性的相似而一再改變,背後不需要有永恆實體來承載。p275問題關鍵:深奧、神秘比平鋪直敘的事實更能吸引我們。p276

謎樣星宿:史蒂芬.霍金的《大設計》也有類似觀點p93,他指出物理學對統一場論的傳統期待(以簡馭繁)可能難以繼續,最後可能必須在不同情況下,運用符合觀測的不同理論,意即由幾個理論所組合,而非單一理論。工程界其實很常見在不同範圍需改用不同方程式,例如層流到紊流的公式轉換。另外可參考"文化分析"「thick description」這種看似精確描述的工具其實是需要被克服的問題

清除獨斷論是哲學的首要任務,但試圖建立傳統意義的美學、倫理學或價值哲學時,都會立刻踩到獨斷論邊緣或不自覺陷進去。倫理學一向的主題都是絕對意義下的價值判斷(人生的意義、為什麼值得活、正確的人生等),必須超越有限性,藉由語言與概念的模糊性,把不屬於事實的敘述包裝得像是屬於事實的敘述。它與事實之間存在永遠無法化解的衝突。但維根斯坦認為這種挑戰語言邊界的徒勞無功是人類心靈內在傾向的一份記錄,他對這種傾向充滿敬意,而且不會取笑它。p280-284

傳統道德和抽象思辨往往把偶犯的錯誤人格化、本質化,好似兩三次偶犯的過錯就足以讓人有本質化的變化(變成惡人)。p289

維根斯坦:在一個沒有文化的時代裡,各種力量會支裂而個人的能量會浪費在克服相反的力量和摩擦的阻力,它(個人的能量)或許不會表現在前進的距離,而可能表現在克服摩擦力所產生的熱能。能量終究還是能量,就算這個時代展現的景象不會成為偉大的文化創作,有如一群人的佼佼者各自追求個人目標時群眾所展現出的平凡景象,我們還是不能忘記:重要的並非外在的景象。p293(謎樣星宿:的確,因為我感受過這種磨擦的熱力與痛苦。)

古典美學與倫理學原本善意的企圖是引領讀者發現超越經驗的美與善,但可惜遁入抽象思辨而脫節。善惡、美醜、好壞的評量必須以人性事實為基礎,而不能只仰賴空洞模糊的抽象概念。p296

生命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需要被體驗的事實——齊克果。人必須停止詢問他的生命意義,而覺悟到他自己是那個被詢問的人。每個人都被生命質問,而他只能針對自己的生命回答;最終,他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以此作為答覆——弗蘭克。p299
從希臘哲學、中世紀神學到康德哲學,強調的都是永恆不變的真理,但人的思考與情感都隨著時間與際遇而變化、成長,因此與時間、變化無關的論斷都會跟真實的生命保持可觀的距離,甚至是建構出的幻覺。p309
赫爾德認為語言、風俗、詩、藝術品、文化史的總體,比理性更能揭露人類心靈的奧秘,因此提出以語言學與文學為核心的詮釋學方法,探索民族的內在精神。p310在他的世界裡,語言、詩、多元文化與歷史研究取代了理性與哲學的地位,與黑格爾等偏重抽象思辨的德國觀念論分庭抗禮。p311
歌德的浮士德不輕信書本與思辨,把最高的幸福看成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實證問題。「即便一切的幸福與滿足都會隨時間而流逝,不可能永恆,但光是這些確實可得的部分,就已值得為它們活一輩子,不需像痴人那樣仰望高不可及的天堂,以及與人無關的永恆。」p318

維根斯坦:人類最高的幸福是愛。齊克果:如果真理冰冷地站在我面前,根本不關心我是否認識它,讓我因此在恐懼中顫抖,絲毫產生不了熱情與奉獻的信念,這樣的真理於我何益?p318
「活著,值得」的感動獲得理性的支持時,它會變成持久的行動力,抵擋各種挫折磨難。兩者不必然唱反調,相得益彰時才能建立堅強信念與價值,並以熱情去堅持與實踐。p319

尼采:「我不是人,我是炸藥」。尼采看似反對道德與信仰,其實他只是揭穿國王的新衣,讓人看清楚自己實際上已失去一切曾經有的價值與信仰,活在自欺欺人的虛無裡。他認為道德教育應該是培養為自己進行價值評估的能力,以人性事實為依據,擺脫成見省思生命的價值,為自己生命探索最好的出路。p323
19世紀歐洲與中國共同的厄運:最高的價值太美好以至於不可行,而一切可行目標又被它否定,使整個價值體系架空,淪為自欺欺人的海市蜃樓,最後導致虛無主義。p325
生命的有意義與無意義不是絕對的,而是看你跟什麼做比較。與完美永恆或無限相比,人的有限微不足道;但跟螻蟻相比卻難得而珍貴。然而這些比較都誤導了我們,因為問生命價值時的原意是只想要在人的能力範圍內為自己安排價值秩序,作為人生取捨參考,因此要用人類尺度衡量,才不會引喻失義。p326(謎樣星宿:此觀點和《與神對話》認為生命意義在「體驗」有相通之處,雖然我們無法得知作者是否真的與神對話過)

完美與永恆不再是最高的價值,對生命與此世的無條件肯定才是最高的價值——不管它們有多不完美。p327
《快樂的科學》:我想要一點一滴學會把一切必然發生的事看成是美麗的,那麼我就會變成一個有能力將事物變得美麗的人。熱愛命運!不加理睬將會是我唯一的否定方式,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對一切都說「是」的人。p328
道德觀念上的哥白尼革命:不以絕對完美為準來否定與數算人性缺失,而以一無所有為起點,因此生命一切事物都從肯定角度去數算隱含的價值,「只要一生有一個值得肯定的時刻,就足以肯定這一生和全部的存有。」p330

生命的目的或意義並不是活在一個不變的最高境界,而是不斷自我突破。p331
文化是有創造力的精神活動,文明只是文化的產物與應用,只能承襲複製。忽視創造性、強調客觀價值而忽視主體發展與差異,使文化淪為文明(人性枷鎖),甚至虛無主義的源頭。p333

物質與動植物沒有價值與意義可言,它們只是存在著與本能地活著。意義與價值是人類精神產物,是創作,也是生命意志的最高體現。它們反映的是人類在本能、情感與精神的渴求,因此不會是獨立於人類之外的客觀價值。它也涉及後天的學習與啟發,所以不是先於經驗的,也沒有跨時空跨種族的普遍性。p335

沒有衡量尺度不表示否定一切意義與價值。這是價值的多元主義。p336
亞里斯多德沒有得到永恆,尼采沒有成為超人或酒神,但他們都無異於歌德永不停止探索的成果。海德堡與愛因斯坦也是,他們都只是在努力發揮潛能,實現自我,創造意義與價值──藝術、科學、哲學、宗教、人道關懷都有機會體現生命的意義。p339
馬斯洛理論有許多反例,高階需要不盡然來自本能,晚年他覺得自我實現似乎既是最終目標也是個過渡目標,一個歷程中的儀式,就像是說,它的功能是消除它自己。p347自我實現的人格特質:洞察事實、不受成見影響、接受自己而沒有癱瘓性羞愧感、行為與思想自發、人生有使命且精力用於此、活在現實也活在美感、超越、不屬於宗教組織的宗教領域。p348

胡塞爾以本質直觀(先於經驗與邏輯的直觀洞見)做為客觀知識的基礎,建立超驗哲學,做為實證心理學的先驗基礎。超驗哲學仰賴自省的極致清晰度,但人的有限性難以達成,因此實際人生裡,必須一邊進行現象學的還原,一邊懷著高度的自覺去生活,把自己從不自覺的幼稚與輕信解放出來。p356
梅洛龐蒂認為文學家與藝術家對心靈世界的探索深度與重要性不亞於現象學家:塞尚作品裡,物體似乎精微地從內在照亮,光線從內部發散出來,其結果是一種堅固和物質性實體的印象。塞尚在尋找的是存有的爆炸性燃燒。p357
文學與藝術在19世紀獲得解放之後,在人性視野上已遠遠超過哲學家想像,成為自己最高指導者,再也不受哲學界的美學支配。p360
繪畫直接訴諸文字概念前的直觀感受,不受文字扭曲或化約,音樂也是,因而被認為抽象,但抽象是文字專屬的特質,它從意識萃取出人為概念或直觀而使得感受變得稀薄。音樂甚至可以讓人有原本認定不可能並存的矛盾感受。p362
傑出文學與藝術關於人性情感的獨特洞見,不是現象學所能徹底取代的。p364
聚焦在最精粹的哲學文學與藝術,產生讓人感動與昇華的經驗,才能讓人突破本能欲望侷限,自發產生價值抉擇與自我實現基礎。p365(謎樣星宿:舉例若能更親民一些,也許更能引導沒有美學基礎的人,例如利用有深度的電影、動畫、現代流行音樂等。

科學可以累積,但人文與藝術?原因在於科學術語只有一種涵義,便於溝通累積。但同名同指會消除質性差異(人文藝術的核心價值)。p373-374

李維斯不反對娛樂消遣的通俗文化以及科技,但他反對將其與嚴肅的人文藝術混為一談,因為會把生命價值貶抑為純物質的、消遣的,僅僅只為了更健康、更長壽、更多娛樂與享受。p372
赫爾德:多元體系的人文精神。遊牧民族形成是根據最簡單、最需要、最快樂的本性。定居的代價是本性開始被法律束縛、城市文明取代人與大自然的親密關係。羅馬是歐洲史上第一個精神與情感廢墟,所有人都被丟到羅馬人這個模子裡。北方民族在中世紀帶來新生命力,產生哥德精神與騎士精神──將各種最異質的性格編織在一起。啟蒙時代只看到中世紀的黑暗面,沒察覺其優點(榮譽與自由、愛與勇氣、信守誓言),也沒警覺到自己與土地和本性的疏離,羅馬人可能會說他們心靈最深處的品德都已成灰燼。哲學原本是為了創造完整健康的靈魂,但自從它機械化並獨立成為一種行業之後,就僅只是一個職業。哲學與理性應扮演輔臣,協助釐清事實,而非宰制裁決。啟蒙運動追求超個人超地域的普世真理,已與生命情境脫節而空洞化。p375-380

跟歷史對話的目的是為生命汲取不易觸及的養份,讓生命更有活力,而不是尋找普世價值與真理,思索與論證只是輔助整理,不可以取代我們的感受。p381赫爾德呼籲面對歷史與異文化時最重要的是去感受,設身處地去仔細感受每一個傾向與行為,這樣才能擺脫偏見與狹隘民族主義。每個個體都存在著無法被徹底分割的一體性,自我實現雖不等於實現人類全部潛能,但兩者無限接近──至少前者始終指向後者。p384
文化史表面上是瞭解別人的文化與精神嚮往,實際上可讓我們脫離日常而藉前人精粹促進自我成長與超越。p385
謎樣星宿:台灣較年輕的一代,也許曾經歷從仇日轉向哈日的經驗,其關鍵就在感受。日本保存的唐文化、以及隨後發展出自成一格的生命觀,都在他們的古蹟、小說與影視作品中充分展現。
我們無法窺見別人的情感與內在?自己的感受無法讓他人瞭解?但維根斯坦認為這違背日常事實,因為溝通不只靠語言,也包括表情、動作、猜測與確認。p386

音樂感受會激發我們思考,猶如在思想中播下種子;唯有在感受清晰到足以被語言表達時,它才成為成熟的思想。閱讀作品時會試著揣摩作者內在感受,但不等於企圖複製其感受。p388揣測有多準是次要的。p389
米蘭昆德拉:小說的精神就是複雜的精神,每一部小說都在對讀者說『事情並非如你所想的那麼單純』。p393
小說教導讀者把這個世界理解為一個問題。p399

詩不同於淺白的新聞或嚴謹客觀的文獻,是跳躍不連貫、更具穿透力,且穿透能力一部分來自讀者的共鳴與經驗。p406
小說首要天職就是對抗各種意識型態,尤其是那種善惡分明的本能渴望。p412情感與精神的昇華不必然是優美高尚或甜美喜劇的。p415
塞尚:在大自然寫生並非抄襲外界的物體,而是將感覺具體化。p418
康定斯基:色彩像鍵盤,眼睛像琴槌,心靈是有許多弦的鋼琴,藝術家就是彈奏鋼琴的手,觸發心靈的振動。把你的耳朵交給音樂,把你的眼睛向畫敞開,同時停止思考!感受畫作與形容其感覺是兩件事且同等吃力。p421
需等到對這幅畫的感受已經飽滿,才能開始試著轉譯成文字,否則容易淪為牽強附會。p422
舒曼:把光線送進人心的暗處——這是藝術的職責。p425
塞尚:「我想要完全只靠色彩來呈現空間深度。」其作品要在較遠的觀賞距離,讓筆觸與色塊能在眼中進行色光混合後,
才會呈現驚人的空間深度。p433給他兒子最後一封信:「我正在根除那個邪靈,它一直隱藏在我身後並驅使我去模仿,它再也無法對我構成危險了。」p439

齊克果認為,「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自然的需要,想形塑自己的人生觀,一個關於人生意義或目的的概念」。但大多數人容易從眾,直接把社會主流價值當成自己的價值;或者太輕信,以為睿智的先哲先知已找到永生之路或最高境界捷徑,不需枉費精力自己嘗試錯誤。p443
尼采:個體必須始終竭力避免被族群淹沒,你努力時雖然會感到孤單,但擁有自己乃是特權,為它付出代價是值得的。p442
放棄探索自我就是放棄自己。《逃避自由》:人唯有透過自我探索才能解除外來壓迫,獲得真正的「積極意義的自由」。若沒有這種能力,「消極意義的自由」將變得沉重,使人孤立而焦慮,想把自己綁緊在某個人或某件事物上頭。p445
佛洛姆認為,自由與成熟的人格(自我)都表現在自發性——發自內心的需要,不是外界的規範與意識型態。他必須有高度的自覺能力,聽到內在的聲音,且擁有主流價值之外的可欲與滿足,創造吻合本性的價值,在這意義下,他必須是個生命的藝術家。活出自我是一種充滿未知的探險與創造,而不是粗鄙廉價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逃避自由》:有些已經自發的個體,其思考與行動都表現出自我,這些人大多數是藝術家。事實上,藝術家可以定義為有能力自發地表現自我的人。有些哲學家與科學家也可以被稱為藝術家。唯有透過自發性活動,人才可以克服孤獨感的恐懼,又不犧牲自我的完整性。人得以重新跟世界、其他人、大自然結合。他自覺到自己是一個主動的、具有創造性的個體。p447
當代教育強調知識即力量、自由貿易、社會富裕、高度分工等造成人不做創造性努力就可以用交易獲得想要的,形成人跟自我疏離,成為空洞的靈魂。p451
尼采:寶藏就在那知識的蜂巢裡,我們在天性的驅迫下不停製造知識,帶著知識回巢,但人生除了知識以外,至少還有所謂的體驗。尼采突顯了希臘到啟蒙時期哲學家與理性主義的盲點,他們想透過理性思維認識自我,卻沉浸在思辨而鮮少體驗內心活動。p453
只有五官(如喝茶喝咖啡),沒有對內心感受的覺察能力(如品茶品咖啡),則對世界與自己的認識仍極其有限。p454
自我覺察的能力等於是科技領域的儀器。p455
成熟的感性有自己的評價依據,並據此產出價值抉擇(即自我管理),不需理性的介入,為「真正自由、擺脫意識型態與道德」的抉擇。摩爾:好壞的評價最終是諸直觀體察,若進一步分析則是用複雜可疑的概念去解釋簡單明晰——即開哲學倒車。善就是善,無法被定義,就像黃色是一個簡單概念,若有人不知道什麼是黃色,你不管怎麼解釋也不可能讓他明白,善也是。p456
卡繆:意義不是客觀的或外界給予的,而是透過自己的抉擇和行動創造出來的。p458
赫爾特.里德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相信問題出在人無法感受與肯定自己的意義與價值,因此容易屈從與領袖或群體。對策1.加強藝術教育,2.反對任何集體主義。史學家衡量一個社會進步程度與文化價值,是以代表性個體的素質與成就來看——它的哲學家、詩人與藝術家。p460
邪惡的平庸性:邪惡來自於沒有能力思考(指自我覺察的能力:透過人文領域而非思辨哲學的「理性」與經驗,去抉擇)。p461
自由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擁有後就不會失去,而是我們不斷運用自我覺察去分辨、評價與抉擇的行動中所表現的價值選擇。其反映的就是一個人的自我美學,生命的品味,欲望的美學。p464
若自覺無知而選擇服從權威或聖賢,更容易掉入輕信與虛無的陷阱。唯一有效的積極作為是提昇自我覺察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p470
幾何學無法用頓悟法,以未發展之先天良知去參悟幾何將會犯許多不嚴謹證明的錯誤,良知不同於發展過的真知。p473
王陽明心學與禪宗頓教興於簡易直捷,也毀於簡易直捷,因語言概念飄乎不定,可任意附會,造成濫芋充數者眾。p476
人文與藝術也有類似科學那樣跨世代傳承機制,但因為其探討的是看不見的感受,經驗累積困難,容易曲解,不過若表現形式越發達且自由可以提供更充分的線索,讓解讀可以接近。p480
雖然文學與藝術家的表現形式與工具的累積,可讓後來的創作者更充分揭露內心世界,但不必然能創作出更偉大的作品,無法像科學領域那樣真的站在巨人肩膀上形成「不退轉法輪」。所幸,一般人在文學藝術的累積就足以作為一輩子的養分並支持其成長——也算是一種「不退轉法輪」。p483
笛卡兒、康德、休姆、摩爾、維根斯坦等批判哲學與分析哲學指出的,足以支持赫爾德、歌德、尼采與存在主義的主張:價值並非絕對的、先於人類意識的客觀存在,它仰賴內心感受的敏銳覺察並以此進行抉擇與創作,即使無理性參與也不一定會淪為盲目野蠻,因為成熟的感性有其自己的品味與評價法則。p484
人的常態就是忽高忽低的能力與心願,若企圖把自己繃緊,把自己抬高到超乎人性的極限,他將變得更加愚蠢。文過飾非、自欺欺人與偽善也可能有另一個稱呼:隱私。人可以求好但不必然能無過,若已經對過錯感到羞愧,你能用道德教訓讓他表現更好嗎?p487


圖片:瑪麗·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1883-1956)之作品Valentine, 1924

(隨意窩部落格舊網址:https://blog.xuite.net/liangouy/star/590251787)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