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義的環節之一:世界為何存在?如何證明?Why Does the World Exist - Jim Holt


  你想過生命的意義嗎?生命有其目的、還是僅為單純隨機的混亂?為什麼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宇宙為何如此空虛?我來到這裡是為了什麼?科學會給出答案嗎?宗教的答案讓人安心嗎?當你極度煩躁或憂鬱時,也許就會問: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混亂的東西,而不是什麼都沒有?這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問題,其實一天到晚緊緊跟隨著我們不放,只是我們常以工作太忙、及時行樂等理由,剝奪了思考時間,但等到哪天需要答案時,再臨時想就來不及了。

雖然宗教是個快速法門,就像得來速一樣,不過各種宗教各執己見,同一教的教派間也經常相互矛盾,要怎麼選擇才對?若不靠宗教而自行思考,也許會走進哲學漩渦,掉落邏輯難題,陷入憂鬱了。想要提早了解、讓自己知道這些問題該如何解答,這本書可以提供一些指引,讓有興趣的人得以進一步探索。

《世界為何存在?Why Does the World Exist?》
作者:吉姆.霍爾特 (Jim Holt)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6


書中提供了非常有趣的兩種剛好相反的證明,一個是"世界為什麼不是虛無",一個是"世界為什麼存在"。證明不需要科學或宗教的幫忙,導出的結果也讓人耳目一新、如同再一次發現了世界。不過這個證明無法歸結出個人的存在證明,即"我來到這裡是為了什麼",如果你認為存在只是幻象,那麼也不能用這個證明什麼。我只能推測:如果關於宇宙的為什麼是有答案的,也許個人的為什麼就是有答案的。「絕對」為了產生「相對」,藉由選擇因素造就了目前的世界,我們在這裡體驗,就像做夢時不知道自己在做夢,也不曾想過這些難解問題;但也有許多人反思我們為什麼出現,就像做"清明夢"一樣,想出了宇宙的樣子不得不如此,這也是一種令人驚訝的存在。


關於科學部份,有個小錯誤:第300頁提到哈伯太空望遠鏡測量到宇宙背景輻射的形狀,其實是COBE、WMAP、Planck等衛星所觀測的。不過,作者對於科學無法解釋存在的奧祕(包括最終理論)的詳細說明是令人信服的,畢竟現代科學主要是研究"如何"而不是"為什麼"。作者說明了為什麼科學定律似乎總是簡單的比較好,不過沒有談到因果律是否一定是普遍的法則。

另外有一些有趣的比喻與幻想:"世界是物理學駭客創造出來的...希望不會是一連串無窮無盡的駭客。" 霍伊爾:"一場爆炸對這個世界而言實在是不怎麼體面的開端,有點像是派對女郎從蛋糕裡跳出來一樣。"

更有趣的是數學也來參一腳,有學者認為數學是獨立客觀的存在,形成"理型世界",物理世界與心理世界只是它的影子。既然有影子就表示有光,那麼這道光是怎麼來的?有人支持柏拉圖觀點:光源是善。然而善就像是模糊不清的文學比喻,數學也可能只是為方便而採用的符號,科學也不一定要依賴數學,這些依然無法解釋為什麼世界存在。

至於宗教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書中有提到基督教與佛教的觀點,只不過前者的諸多證明都有漏洞,後者直接認為存在只是幻象,所以,作者的最終證明沒有利用任何宗教的觀點。若想從文學或小說中尋找蛛絲馬跡,也有些特殊的觀點:上帝可能是因靈性疲勞(神聖厭倦)而創造世界,若宇宙終結於無限大的真空,上帝可能會因為無聊而創造宇宙,如同創作一首打油詩。

希望自己與看完此書的你,都能繼續在陌生的世界勇敢闖蕩,然後不畏懼地奔向虛無。


※10月7日補記:就在看完這本書後不久,數學物理學家潘洛斯(Sir Roger Penrose)就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巧合對於我,是否具有值得探索的暗示呢?


以下是文章重點摘要,不代表本人立場,但歡迎討論:

"世界為何存在"前2章
"世界是物理學駭客創造出來的...希望不會是一連串無窮無盡的駭客。"
霍伊爾:"一場爆炸對這個世界而言實在是不怎麼體面的開端,有點像是派對女郎從蛋糕裡跳出來一樣。" 1950年BBC訪談諷稱為大霹靂。思想家分三派別:樂觀-有原因且可能發現、悲觀-有原因但不會發現、抵抗-無原因。
樂觀派分為-有神論、量子穿隧效應、哲學推論虛無的不可能或"有勝於無"(價值支配論)、密契體驗與開悟、自因(史賓諾沙)、參與式宇宙(意識賦予宇宙實在)。數學上"無"可誕生"有":無限級數(1/2=0,但不收斂)、0=1-1(物質與反物質)、空集合的集合。

3-6章摘要
虛無={沒有},沒有的集合。虛無不可能的"觀察者論證":認為絕對虛無不能存在因為要有觀察者(但導致唯我論)。"容器論證":抽象環境仍在,即空間(但不論空間是實體或關係,都可消除至沒有)。希格斯場:總能量為負,真空時自行出現。虛無可能的"減法論證":世界有限、偶然且各物獨立(但獨立前提會違反守恆)
虛無邏輯定義:對於每一個x,x並非等於x (萬物皆不自我認同),全稱命題都為真。可自洽、最簡單、最不武斷、最對稱、火商=0
Grunbaum葛蘭邦:對存有表示困惑的人,彷彿帶有偏好虛無的偏見,此觀念來自早期猶太基督教遺緒。
簡單性不足以證明更可能發生。牛頓認為時間超越一切之上平穩流動,萊布尼茲認為時間是事件間的關連,靜態世界沒有時間。大霹靂前沒有時間,所以不是誕生於虛無。存有也沒有所謂的"形成"。
證明上帝存在;1宇宙論證(p136,但問題是"一切事物都可解釋"不一定成立、需從經驗前提推導而非理性) 2本體論證("實際存在比想像中存在偉大"不成立) 3模態邏輯、模態本體論證(雙面刃:也可反證不存在,且為套套邏輯)

7-9章摘要
多伊奇:「"為什麼"的解釋不一定與因果有關,解釋易於變動,是哲學問題。對意識的理解有進展後,人工智慧才可能出現,因為你不可能設計出無法具體說明的東西。量子真空有結構與定律,與哲學的虛無不同,不能解釋虛無。」
亞里斯多德解釋鏈第三種:最終解釋是1赤裸裸的事實或2邏輯必然之真理,諾齊克提出此真理需不解自明,自我涵括,並提了豐富原則:所有可能的世界都真實存在。但豐富原則沒有自我涵括性質,或導致自我矛盾。
大霹靂不是"僅奠基於相對論的宇宙學"所能解釋,而因最初尺寸可由量子理論探討而出現量子宇宙學。
哲學上虛無沒有性質,但物理上視為一種狀態,由測不準原理之場值與其變率不能同時精確可知場=0但變率不定,故可說其不穩定;再由時間與能量不能同時精確可知能量=0但時間不確定達無限大,如同永遠存在。
維蘭金:「虛無就是什麼都沒有」,定義:半徑為零的封閉時空,可發生穿隧效應。問題點:量子宇宙學未將重力解釋與統一。
溫伯格:維蘭金的猜測尚無理論。「我們試圖以邏輯方式解答不適用邏輯的問題:哪些東西該引發我們的驚嘆?」
維蘭金:「定律若是外在的,存在於宇宙出現之前,是否擁有其本身的獨立存在?數學的媒介若是心智,是否表示心智比宇宙還早?」此引發問題1什麼賦予了定律這種力量並創造世界 2定律為什麼會存在而非沒有定律?
若定律只是世界的一般性概述,屬於這世界,就無法解釋一切東西。沒有科學可化解存在的奧祕,包括最終理論。
兩種多重宇宙:量子多重宇宙與膨脹多重宇宙。

10-11章摘要
柏拉圖主義者-數學天堂裡有永恆完美的數學物件。
潘洛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新科得主):「有三個世界-1柏拉圖理型世界 2物理世界 3心理世界。理型世界創造物理世界,物理世界創造心理世界,心理世界創造理型世界。但理型世界才是本源,另兩個是影子。」但理型世界就像豐富原則一樣,只由感覺或邏輯支撐。
數學理型就像次原子粒子是結構中的一部份,不是存在出現的原因。柏拉圖理型世界的光源是善。
思辨宇宙學家萊斯里:柏拉圖認為"美好宇宙必須存在"這樣的道德要求可以創造宇宙。
事物要有內在價值(不只為了某目標)就必須有整體性,而非既存物件的組合。意識是有機整體性,若世界源於對善的需求,則必然是意識造就而成。存在的本質是心理性的。宇宙是無限心智想出來的,不完美與完美的都並存。但應當存在不表示確實存在,萊斯里認為完美宇宙存在有道德的必要性,只是不知為何如此。道德需求與創造力都有趨向存有的傾向。但問題是需相信1善是客觀的 2善有創造力 3現在世界是善的。
因果解釋類型:1事件因果(大霹靂) 2行動者因果(上帝) 3事實因果(抽象理由:善)
為何有惡的辯護:1惡只是一種不存在 2惡是善的自由產生的副產品 3徹底完美會無趣。萊斯里帶有史賓諾莎色彩與樂觀主義。
亞里斯多德:實在界=物質+結構。物理學正在去物質化,只著眼"關係"而不管實體為何,如同語言(聲音本質與溝通無關)。
惠勒:萬物源自位元。但質性經驗(感質)這種主觀特質無法模擬,我們對意識有優位存取權,若物理部分與意識部份擁有相同的本質"心質",會出現如同泛靈論的泛心論,但無法解釋微意識如何組合為整體。
不過量子糾纏也許可用於此變成"量子心理學"。魔鬼辭典的定義:實在【名詞】瘋狂哲學家的幻夢。
黑格爾"邏輯學":純粹的存有代表一切性質的欠缺,所以就是虛無。兩者互相矛盾,由"生成"銜接。但問題在他把實在=思維,沒想過"思考的心智"存在與發生於何處。

12-15章摘要
牛津萬靈學院哲學家帕菲特「恆久同一的我只是個幻象」。
他從"什麼模樣"推導"為什麼",所有可能性匯聚成"浩瀚可能性"(包含最簡單的空無可能性但不是答案,因為有+無=有;也包含最不令人費解的豐富性、最善的價值支配論),其中某個可能之所以實現,是因為某個特性,此特性選擇了實在界的模樣,可稱之為"選擇因素"。可信的選擇因素有最佳、最簡單、最美、最豐富等。目前我們世界有因果規律性與法則(物理上)簡單性。
然而選擇因素的選擇因素是什麼?(可稱為後設選擇因素) 這解釋迴圈結束於終極的赤裸事實嗎?若自我選擇則會"其未成為支配因素前並沒有決定力"。作者製作一圖表,其中只有"簡單性"與"無選擇因素"不會自我循環解釋。"無選擇因素"的話出現"虛無"就太巧合了,應該是很平庸較可能,因為虛無會虛無化自己,就是沒有選擇因素可解釋實在界,即隨機結果。

最終證明:假設1-每項真理都有個解釋說明為何為真(不然就有赤裸裸的事實) 2-沒有真理可自我解釋,
一、無"選擇因素"也無"後設選擇因素",世界是赤裸裸的事實,違反假設1。
二、有選擇因素"但無"後設選擇因素",後設選擇是赤裸裸的事實,違反假設1。所以要有"後設選擇因素"。
"後設選擇因素"只有兩個選擇:簡單性與豐富性。
一、簡單性:則"選擇因素"只能選"無選擇因素"(最簡單),世界是隨機的結果。
二、豐富性:則"選擇因素"會選所有可能因素,不過由於有些選擇因素彼此衝突,所以只好選擇部份選擇因素,世界是平庸的平衡。
以上兩者可能是同樣的。此平庸世界的局部可能看起來特殊(偶然出現的豐富、美、虛無、或訊息)。跟序曲證明"世界為什麼不是虛無"的簡潔比起來較複雜一些。

小錯誤:第300頁提到哈伯太空望遠鏡測量到宇宙背景輻射形狀,其實是COBE、WMAP、Planck等衛星所觀測的。
支撐厄普戴克的力量有:翹臀=1/憂慮、卡爾巴特的神學(信仰要嘛就信,不然就拉倒)。信仰就像戀愛,不需用自然神學的長梯子。上帝可能是因靈性疲勞(神聖厭倦)而創造世界,若宇宙終結於無限大的真空,上帝可能會因為無聊而創造宇宙,如同創作一首打油詩。

我的存在意義:因為世界不是因某種特性而勝出,就無法推論我存在是為了強化那種特性,所以無法解釋自己存在有宇宙意義。從宇宙觀點,我存在沒有意義與目的,是偶然又不一定幸運的,只有先驗地知道:我存在。
我思故我在的"我"(剝除生理心理包袱的純粹永恆的我),不一定存在,可能只是意識流(休謨)、俱樂部(帕菲特:會員隨時改變)。
後笛卡兒哲學家為自我列出兩個概念要求:自我是意識的主體、具備自我意識的能力。但兩者導致我同時是意識的主體與客體。
主張自我是意識構成的記憶,會因交換記憶的思想實驗而失敗。主張我就是一顆特定大腦存在,也會因手術替換思想實驗而失敗。因此心理或肉體標準都無法確定我是什麼,不是一種宇宙構成要素,佛教:自我只是對一組元素所賦予的傳統名稱而已。帕菲特認為這結論有解放與慰藉的效果,因為原本自我存在是一件全有或全無的深奧事實,如同在玻璃隧道中前進,盡頭只有黑暗。但從自我解放出來後,隧道就消失了,活在開闊的戶外。
諾齊克:我的存在是因為思考自我而創造與促成。此說導致"我創造了整個實在界":因為"我=我"是唯一真理(費希特),必然是一切知識的基礎,空洞的"我=我"在匯集藝術、宗教、科學與體制的靈性旅程過程中得以成形。不過作者認為,我之外有客觀世界獨立於我,每個人以客觀自我觀看世界(內格爾)。對自己存在的訝異,有個奇特的對比:無法想像自己不存在(歌德)。

死亡的意義:也有人可輕易想像自己不存在(休謨)。死亡是不幸嗎?沃爾海姆:死亡剝奪了所有樂趣與更基本的東西─品嚐現象學滋味。死亡令人畏懼是因為虛無的前景。帕菲特:自我具有無形的本質,死亡只是打斷心理與生理連續性,但其他連續性仍完好如初。受佛教影響的叔本華:所有意志都是受苦,自我的終極目標是回歸當初從中誕生的無意識永恆。此想法可引起強烈情感共鳴,喚起童年回憶。黑格爾家庭辯證說出實在界是疏離場所的感覺,史克魯坦:透過意識,我們墮落到這世界,是這世界的陌生人。所以我們有深沉渴求,希望回到原初的安息點:兒時景觀與家庭的安全環境。這旅程的終點在溫暖的母親之海──無意識能永恆存在的家:虛無。佛教:宇宙沒有開始,虛無不會變成存有,宇宙不是虛無但卻是近似虛無的空洞。事物無實體性,是一種幻象。

(隨意窩部落格舊網址:https://blog.xuite.net/liangouy/star/589382519)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