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墳時代的星座盤?キトラ龜虎古墳壁畫體驗館「四神之館」紀念品 Kitora Tumulus Mural Paintings Planisphere


古墳時代就有星座盤?雖然有人推測星座盤在漢代就可能已經有,但是並沒有考古實物出現過,目前的猜測尚無實體證據。那麼這幅古早味星座盤怎麼來的?

其實它是根據日本奈良キトラ龜虎古墳內的壁畫天文圖製成的現代產品,是古墳壁畫體驗館「四神之館」為了紀念發現40週年而商品化。龜虎古墳星座盤的使用方法與普通星圖相同,但附有兩個圓盤:壁畫照片與研究者描繪成的復原圖,可以互換使用。 

從壁畫照片圓盤只出現室、壁、昴、畢、參、鬼以及天狼、北斗幾個星名可知,這算是簡略版本,研究者描繪成的復原圖則寫出較多星名。若想看詳細版星圖亦可參閱黃金星圖「キトラ龜虎古墳壁畫」──相當於敦煌星圖的日本國寶或是《臺北星空》第91期謎樣星宿專欄〈古人的星象儀?〉的介紹。

包裝盒上說明此圖根據西元700年左右龜虎古墳天花板上的天文圖製作,但由於地球有類似陀螺軸心擺動的「歲差」,使得當時星星位置與現在有所不同,黃道星座會位移到更接近西洋占星術所「凍結」的星座位置哦!

對飛鳥時代的歷史或是天文古星圖有興趣的人,若在日本關西旅遊之時,可安排到奈良的明日香附近進行古蹟之旅,了解當時他們如何交流與吸收外來文化。這種近距離接觸千年古物的感動,會駐足在心中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讓人難以忘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