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文猜猜看8:兩個同名星官「梁宮」竟然都找不到?Ancient Astronomy Guess Part8: Two Constellations with the Same Name "Liang Gong" Cannot be Found

有時候隨便翻書也會翻到一些天文小謎團!天文學家陳遵媯在1982年所寫的《中國天文學史》曾提到,胃宿內有個星官「梁宮」,但其他古書未曾提過,更神奇的是,「梁宮」在昴宿也有,而且位置不同於前一個。怎麼會在相鄰的兩宿內有這麼接近的同名星官?這樣難道不會很容易認錯嗎?

查看各種古星圖,竟然兩個都找不到!用關鍵字蒐尋,發現陳遵媯應該是抄自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專刊《星象統箋》,為民國初年的天文學家高魯在1933年所寫,如上圖。書中記載此星座只見於《文獻通考》,等考究有得才能修正。但謎樣星宿詳查《文獻通考》後並無此星名。這時,破案線索來了:《星象統箋》兩個「梁宮」的去極與入宿度都精確到角分,可是《文獻通考》為元代所寫,其記載之《宋兩朝天文志》星官位置精度只有到半度,很明顯地不是出自這部書。

那麼是哪一本書呢?幾乎同名的《皇朝文獻通考》嫌疑最大,它為清代著作,精度可到角分。於是一查去極度便手到擒來:卷二百五十九"天船九星...赤道在大梁宮距西北星去極五十二度三十三分入胃宿...",這段話剛好在"梁宮"換頁,所以看起來像有一星官叫做"梁宮"。昴宿的段落裡也在梁宮換行,也像是一個星官的位置說明。其實這裡只是在說明星官所在的十二次名稱而已。

就這樣,不小心解開一個民初至今困擾天文學者的小謎團了。看到專業的天文學者也偶有疏漏,提醒我們業餘愛好者必須更加小心,寫作時不能隨便抄錄,以免造成後世學者的困擾,浪費別人珍貴的研究時間,除非,你是故意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