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的變遷(上篇)──星宿的乍現 The sudden Appearance of Chinese Constellations
東方古星象起源
古人觀察天象時,會發現「年」的週期與某些星星的出現有關。古書《尚書‧堯典》提到四個與日夜長短有關的星象,就可辨別四季,不過由於地軸會像陀螺軸心般緩慢地晃轉 (歲差),造成北天極指向偏移,讓北極星一直換人做做看(上圖黃圈所示為北天極移動路徑),標示四季的星座也跟著變化。若以此現象回推《尚書》時間,可知是在西元前一兩千年左右觀測的。
天上繁星眾多,若只是為了確定時節,僅需觀察幾個特定星象即可,其他星星未必需要取名。但隨著星占的發展,為了記錄太陽、月亮與五大行星位置,做為定位用的恆星也得分組與命名,最終便形成一圈「星宿」區域,共有二十八個。日月路徑之外也有一些被命名,例如北斗、織女、南門。北斗可能是極古老的星座,因為斗柄可以指出季節變化。
為何是二十八個?
《呂氏春秋》寫道:「月躔二十八宿」,表示星宿數目與月亮週期有關。「朔望月」週期雖然是29~30天,但月球在恆星之間運行的週期「恆星月」則是27~28天,且「天」只能取整數,若取28則可分為四個區域。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劃分成二十八宿是由土星週期而來,但是土星週期其實是29.5年,且土星在古天文裡並不重要,因此,大小不一的二十八宿(如下圖)可能是為了遷就原本既有星象或融合不同觀星系統才形成。
二十八星宿寬窄差距甚大,從1度到34度都有。謎樣星宿攝於臺北天文館展場
其他星官如何出現?
西方曾有「星座隨你DIY」時期,東方也有。自商代到戰國,被《史記》記載的星占家很多,他們為了占星而各自命名二十八星宿之外的星官,所以星空劃分法如同度量衡一樣並沒有整合,後來的秦始皇也沒有統一到星象。到了漢朝《史記》裡的星官名稱仍有兩種不同系統,直到三國時代孫吳太史令陳卓才將石氏、甘氏、巫咸氏三者整理彙總,統合成283個星官,共1400多顆星,稱為「定紀」,從此星象歸於統一,後代大致不再更動,僅有小幅變化。
正史所記載的天象,應是出自皇家天文機構的記錄,因此未註明地點的記錄皆是在當時的國都觀測的。戰國至秦漢時期的政治中心位於中原地區,近南極的星象雖然不易觀測,不過當時北極點因歲差的關係離北斗較近,春天時北斗以南的可見範圍會比現在多十度左右,因此可以看到地平線上橫躺的銀河(下圖右)。定紀星官之中幾乎最南邊的「器府」,位置很可能就在這片繁星中,多達三十二顆,高居星數第二名。
戰國初期北緯35度的春季南方夜空(圖右)相較於現在(圖左)高了10度左右,銀河明顯易見。Stellarium截圖
下一篇:星座的變遷(中篇)──星宿爭霸戰
(隨意窩部落格舊網址:https://blog.xuite.net/liangouy/star/589310971)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