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天文館「古天文與計時儀器特展」!至2021年10月11日 Taipei Astronomical Museum "Special Exhibition of Ancient Astronomical and Timing Instruments"! Until October 11, 2021

上圖:有三重環狀結構的渾儀,唐代李淳風發明

  曾經矗立在臺北天文館舊展場一樓中央、昂揚在八大行星下方的歷史人物「張衡」雕像,最近又悄悄復出了!在古天文史佔有一席之地的他,是為了臺北天文館「觀象授時-古天文與計時儀器特展」而重出江湖,許多原本晦澀難懂的古天文觀念與儀器,竟然變成可親近可欣賞的有趣古玩!

展場裡吸引小朋友動手玩的部份很多,例如轉動木盤帶動的按鈕可以喚醒歷史人物進行對話、投籃認識各種天文人物的籃框、還有組裝因地震而毀壞的渾儀小手遊,不過在目前二級警戒下,特展中屬於互動實驗的比薩斜塔等區域沒有開放,還好影響並不大。家長可以進階了解更多有意思的細節,例如:東方的星象起源(不同於希臘羅馬神話的西方星座)、古人如何用水計時(包括漏壺箭尺、水運儀象台)、渾儀如何測出星體位置等。以前很少有展覽寫出渾儀如何使用,這一點實屬難得。如果天文館能進一步運用解說員協助參觀者操作一下現場的木製渾儀,一定會引起更多人對古機械的興趣。

4月初剛開展時,謎樣星宿就已造訪過一次,但在5~8月疫情影響之下,特展能見度被耽誤了三個月,實在可惜。現在疫情趨緩,臺北天文館已開放部分展場,分為上、下午場次,上午參觀時間為9:30至12:30,下午為13:30至16:30,中午則進行清潔消毒。參觀前必須先上網預約,另外停車場為9至17:00開放(其實9點之前到也可以先停進去)。這個特展為免費參觀,如果想在網路上瀏覽特展也可以。

大型展覽必定包含了許多知識與心血,所以偶爾出現小錯也是在所難免。這個特展有幾處說明需要大家注意與釐清:
1. 「東方四大神獸」的說明中寫到「將某些星官連結成星宿」(上圖),但與實際不合。因為星官和星宿兩者都是以星星連結而成,只有某些星官可連結成三垣與四象,但三垣與四象一般不稱之為星宿。而且四象原本亦非七個星宿串連而成(下圖),是在民國初年才出現這種畫法(臺北星空期刊No.102,頁30)。

2. 「天文歷史大事記」中,一行和尚雖然有發現恆星位置有變動,不過這是歲差所導致的現象,並非恆星自行(下圖),他也從未提過恆星自行的概念。(潘鼐《中國恆星觀測史》,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頁199~205)。

3. 「渾儀 Armillary Sphere」之說明中提到張衡以渾天說為根本,改良出由六合儀、三辰儀、四游儀構成的渾儀(下圖),這裡有兩個誤解:(1)張衡所製作較有名氣的其實是用水帶動的「渾象」,類似現在的天球儀(劉金沂《中國古代天文學史略》,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頁62),不是用來測量星星的,而是用來認識星座的,但是常被稱為渾天儀。(2)用六合儀、三辰儀、四游儀構成的三重環狀渾儀,其實是唐代太史令李淳風發明的,張衡改良的東漢時期渾儀僅有兩重環的構造。(潘鼐主編《中國古天文儀器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頁148)。

以上問題也是經過這幾十年的天文史學家努力研究才逐漸澄清的,所以設展時的參考來源是否為最新資料就顯得十分重要。不過這些只是瑕不掩瑜的小錯,特展能夠增加民眾對古天文的概念、引發興趣與想像,了解星空如何被古人解讀,進而想像出神話(七夕的牛郎織女、年獸傳說)或占星方法,並逐步發展出現代科學,解釋宇宙的起源與變化,大家一定可以在這個天文特展獲益良多。

填鴨式教育讓大家以為科學都是公式,但其實公式的起源經常是有趣的故事。如果科學教育可以引入背後的歷史,也許是幫助學生們突破公式與計算迷陣的好幫手。這個特展所呈現的,就是這種「說故事」的努力。

(隨意窩部落格舊網址:https://blog.xuite.net/liangouy/star/589992470)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