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與王莽的威斗 Big Dipper and Wang Mang's Weidou


  「王莽」這位以篡漢聞名的文人,他的歷史評價十分有趣,漢朝政權當然視之為亂臣賊子,但後世也有人認為他是書生型政治家,只是刻意復古導致失敗。王莽當上皇帝之後,還做過許多奇怪的事。跟天空有關的主要有兩項:「威斗」與「飛行器」。《漢書‧王莽傳》寫道:

天鳳四年
是歲八月,莽親之南郊,鑄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銅為之,若北斗,長二尺五寸,欲以厭勝眾兵。既成,令司命負之,莽出在前,入在御旁。鑄斗日,大寒,百官人馬有凍死者。
天鳳六年
博募有奇技術可以攻匈奴者……或言不持斗糧,服食藥物,三軍不飢;或言能飛,一日千里,可窺匈奴。莽輒試之,取大鳥翮為兩翼,頭與身皆著毛,通引環紐,飛數百步墮。莽知其不可用。

先看第二段所描述的神奇物品:「飛行器」經過實驗,只飛了幾百步,看起來飛不遠,不過竟然與萊特兄弟初期滑翔試驗的距離差不多,只是不可能飛到匈奴那裡。至於第一段的「威斗」號稱可以借助天上北斗七星的力量來厭勝眾兵,聽起來就像現代的超能力一樣強大,王莽還親自用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在火燒皇宮的緊急時刻,他老神在在地隨著天上的斗柄來旋轉座位,自認為「天生德於予,漢兵其如予何」。後來被追殺時依然抱持符命與威斗,想要反敗為勝。

結果呢?當然失敗得很慘,慘到頭顱被砍下來還被歷代收藏,直到兩百多年後的西晉大火才被燒燬。不知道當初保存此頭是何用意?是要警惕皇室後代勿蹈覆轍、還是當做珍稀的奇異藏品呢?古代用頭蓋骨製成杯子的例子非常多,王莽的頭是否也被做成了酒杯供皇帝飲用?……離題了,本文要討論的是天文,不是人頭。

北斗,這個形似杓子的星座,是上古文獻中除了日月路徑(即二十八宿)之外,少數被命名的星群之一,顯示它們在天象上有著特殊意義。北斗有可能是很古老的星座,因為斗柄可以指出季節變化、確定時序,是一種訂定節氣與農時的根據。

由於紫微垣在拱極圈裡,永不落於地平線下,被視為眾星之依歸,最為崇高;而北極星居北天中央,北斗七星在周圍旋轉,被視為北極星的代理(邱博舜〈貪狼諸詞來歷初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資學報第二期,2006)。因此傳統把北斗七星在拱極圈特殊地位的認知轉而對之崇敬,演變成後來的斗星星神的信仰。在建築與風水術中,也都試圖尋求斗星認同,無非要借助斗星星神來求吉利,於是斗星信仰逐漸全面發展與興盛。

也有人想要借用這種神奇的力量來發展法術,例如諸葛亮的禳災七星步可不是小說家發明的,而是真實存在過的法術,並且流傳到了日本,變成陰陽道的「小反閉作法並護身法」,記載於若杉家文書裡(山下克明《發現陰陽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頁168)。其中寫到禹步為「勸請遁甲九星並依天罡九星之形踩踏土地進行淨化」,這特殊步法中的九星就是北斗七星加上輔弼兩星。不過這七星步的法力,跟威斗比起來,似乎相距不遠。

威斗長二尺五寸,用當時的一尺相當於現在23~25公分,換算可知大約有60公分長。想像一下,若是有人不小心穿越到古代,看到一個侍者拿著類似路邊麵攤大湯勺的威斗(如上圖之實物)站在皇帝旁邊,會不會以為那是掌廚的官員呢?

實物圖片來源:

涼州文化網,銅龍首柄威斗 http://www.lzwenhuawang.com/show-11-199-1.html

威斗於1975年在武威市東河鄉王景寨漢墓群附近平田整地時出土。紅銅質,斗口直徑12厘米,柄長18厘米,斗部外形像平底碗,淺腹、寬斜沿;斗柄為四棱形,柄端雕鑄一龍,龍鼻長而高卷,龍眼外突,龍角彎曲勾向兩側。整體器形略帶綠色,顯得古樸典雅。


(隨意窩部落格舊網址:https://blog.xuite.net/liangouy/star/589732817)

留言